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QICC2013]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马根山教授访谈

ADVANCE IN THE RESEARCH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 ON APPLIED TO HEART FAILURE

作者:  马根山   日期:2013/8/8 20:21:08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继发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是医学难题之一。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只能缓解心衰症状,不能修复死亡或濒死的心肌。而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已有许多临床前试验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修复和再生受损心肌,增强血管新生等作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心肌梗死、再生心肌、防止左室重构和预防心功能衰竭的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手段简便、受益人群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根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东南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介入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组成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等。

  《国际循环》: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您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研究,请谈一下我国现状如何?与国际上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马根山教授: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继发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是医学难题之一。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只能缓解心衰症状,不能修复死亡或濒死的心肌。而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已有许多临床前试验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修复和再生受损心肌,增强血管新生等作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心肌梗死、再生心肌、防止左室重构和预防心功能衰竭的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手段简便、受益人群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干细胞移植治疗具有一些其它治疗方法无法超越的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种子细胞的选择、移植时间及移植途径的选择、移植细胞的数量、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等等。未来应该进行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评价它的效果和风险。

  干细胞移植技术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变过程,目前国外陆续报道了几个相对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包括REPAIR-AMI、ASTAMI、MAGIC、Cell-3-DES、TOPCARE-AMI亚组分析、BOOST试验18个月随访结果以及BOOST试验舒张功能研究等等。而国内关于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日渐增多,所显示的结果肯定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但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关于干细胞移植的基础和临床试验的不断突破将会带给临床工作者更多的惊喜,将会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国际循环》:干细胞引起的心肌再生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种类繁多,您认为哪类干细胞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

  马根山教授:干细胞是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它可进行增殖,并在体内特定的组织环境中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目前认为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干细胞主要分为肌肉类和非肌肉类细胞。

  其中肌肉类细胞包括:(1)胚胎心肌细胞。这是最早用于临床治疗心梗的干细胞,能在缺血心肌内存活并分化,进而改善梗死心肌的功能;(2)胚胎干细胞(ESCs)。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ESCs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在所有干细胞中分化潜能最广的一种,它可以分化成人体的任何细胞,但受伦理及非自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影响,使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受到了限制;(3)骨骼肌干细胞(SMS)。又称骨骼肌成肌细胞,其可增殖分化成心肌样细胞而改善心脏功能。虽然目前不少学者采取各种方式增加骨骼肌干细胞和宿主干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但其致心律失常依然限制其在临床广泛应用;(4)心脏干细胞(CPCs)。目前研究证实,心肌在分化过程中,一定数量干细胞以细胞簇的形式停留在心脏干细胞龛。内源性心脏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和体内动员扩增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而非肌肉类细胞主要包括: (1) 骨髓干细胞(BMCs)。根据其特性和分化方向,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等。其为多潜能干细胞,有临床应用的特有优势,具有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潜能,而且分化成的心肌细胞能与周围受体细胞进行有效的电机械耦合,弥补骨骼肌干细胞移植的缺点,其容易从自身采集,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移植所面临的伦理学纠纷,另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具有其它移植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SCs)继骨髓干细胞之后,脂肪组织干细胞成为当今干细胞研究的又一热点;(3)外周血干细胞(PBSC),来源于外周血的干细胞的总称。目前国内外已在临床中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归巢,或是采集、分离纯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经多种途径注射入梗死区,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心肌梗死后何时开始行干细胞动员(即时间窗问题)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心肌梗死后梗死局部区域聚集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研究认为于心肌梗死后1 h进行干细胞移植,发现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少于梗死发生1~2 w移植,改善左室心功能及缩小瘢痕面积作用也明显低于两者。也有研究认为心肌梗死后早期给予干细胞移植,具有抗细胞凋亡等效益。因此,什么时候是最佳的细胞移植时机仍无定论,从心肌梗死后即刻到1周后,甚至2~4 w没有统一标准,难以比较。所以目前病人发生AMI后,干细胞动员、移植的最佳时间窗还有待进一步的大型临床试验来证实最佳的时间点。

[1]  [2]  下一页

版面编辑:赵书芳


干细胞心力衰竭心肌梗死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